close
【再一次的國文課】2019.11.16 初經・人事(下)
 
上回藉著湯舒雯的〈初經・人事〉,反思性別社會建構論,並爬梳作者最終能跳脫社會框架而達成和解的原因。這次則要用觀摩文學技巧的觀點,學習作者銜接不同段落的轉場設計。
 
在我先前試寫小說的經驗裡,深感到安排轉場的困難。書寫者對自己的故事極為熟悉,總認為情節的因果轉換理所當然;但對於閱讀者而言,卻總是期待更順暢的銜接。
 
寫作教材中的標準轉場範例是:主角盯著天花板上的風扇,想起自己服役時,飛機的螺旋槳也是這麼轉著。無奈這是個完美的電影畫面,卻不是散文的常見情節。
 
在〈初經・人事〉中,作者多軸描寫自己幼時和現在對於月事的感受與經驗,而在每一次時序切換中,她都借用了過去與現在共通的意象來達成轉場:
 
〈例一〉
(現在)母親一喚,我就極迅速地清醒了。⋯⋯
(轉場)而我彷彿仍能聽到母親的叫喚。
(過去)⋯⋯
(轉場)應著叫喚,我走進飯廳。
(現在)⋯⋯
 
〈例二〉
(過去)⋯⋯然後就聽見母親轉動門把的聲音。
(轉場)然後就聽見門把轉動的聲音。
(現在)廚房裡,母親探出頭來說,開門去,應該是你爸爸回來了。
(間隔許多段落)
(過去)而我,也將永遠不忘那個恍惚的午後,我乍由女孩而女人,母親在門外轉動門把的聲音。⋯⋯
 
經過作者的巧手編縫,過去和現在有了聯繫、讀者也能自動循著脈絡掌握故事的全貌。於此不得不佩服課本的編輯團隊,這篇文章不僅是精彩的經驗書寫與社會反思,更是以閱讀學習寫作的極佳教材。
-
-
下回是〈小王子〉,各位不妨先猜猜看:這本高中國文教科書在(可想而知的)忍痛抉擇後,最終節錄了小王子的哪兩段情節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nus8712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